安徽芜湖三山经济开发区第三产业发展壮大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

2022-07-04 00:00

为深入贯彻落实《芜湖市第三产业发展壮大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文件精神,加快推进开发区第三产业发展壮大、提高第三产业整体发展水平,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发展思路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把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放在更加重要位置,锻长补短,实施产业强区战略,努力建设生产性服务业基地和特色区域消费中心,不断提高第三产业的总量、质量与活力,加快建设“高水平开发区、有魅力生态区和现代化中心区”。

(二)发展目标

依托现有工业基础,大力发展物流服务、金融服务、科技服务、人力资源服务、打造总部经济五大生产性服务业;强化生态优势,加快发展商贸流通、全域旅游、健康医养、教育文体、提升宜居环境五大生活性服务业,丰富第三产业结构层次、提升辐射能级,推动开发区第三产业高质量发展,着力提升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作用。

——2022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62.88亿元,同比增长25%,批零住餐市场经营主体达7700家,个体工商户达10700家;

——2023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79.23亿元,同比增长26%,批零住餐市场经营主体达8420家,个体工商户达11800家;

——2024年,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00亿元,同比增长26.3%,批零住餐市场经营主体达9200家,个体工商户达13000家。

二、重点任务

(一)实施生产性服务业锻长行动

以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需求为导向,重点推进优势明显、基础良好、前景广阔、潜力巨大的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推动物流、金融、科技、人力资源、总部经济等生产性服务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创新能力加快提升,竞争优势持续增强。

1. 发展物流服务

(1)港口建设。抢抓长江黄金水道开发的重大机遇,主动融入长三角世界级港口群,融合三山港、海螺港、东汇港资源优势,积极参与长三角港口联盟,支持三山港与上海港、宁波舟山港等港口龙头企业在联合运输、江海联运等领域合作。加强口岸核心能力建设,扩大承载规模,加快推动三山港区正式对外开放运营,大力发展集装箱业务,进一步降低辖区外贸企业运输成本。(责任单位:经济发展局、投资促进二局)

(2)物流园区建设。以芜湖港口岸扩大开放三山港区、“芜西欧”班列开通运营为契机,依托三山综合物流园、宝特芜湖现代物流产业园、芜湖市中桩港后物流园等省级集聚区示范区,搭建多式联运物流体系。加快推进宝特多式联运枢纽中心项目及宝特铁路物流综合基地项目建设,构建“西部地区对接长三角公铁联运”示范工程。推进芜湖格力废旧家电回收集散中心、三山港扩建项目、中桩物流港口二期、三期项目,积极谋划东汇港口物流园等重大项目,建设“公铁水”联运、通江达海的综合物流园区,成为新发展格局下的长三角区域物流节点。(责任单位:经济发展局、投资促进二局)

(3)仓储建设。积极谋划推进峨桥天下茶仓现代茶产业园项目、海螺三山智能仓储和双汇冷链仓库建设项目,依托开发区1个国家级示范物流园、2个省级示范物流园,带动大规模的冷链仓储物流项目落地,实现更高水平产业集聚,打造服务长三角地区的专业冷链仓储和商品集散中心。(责任单位:经济发展局、城乡建设局、投资促进二局)

(4)航运服务。根据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战略和交通运输部关于加快现代航运服务业的指导意见,充分发挥三山经开区港口、船舶修造等产业优势,依托海螺港、三山港、东汇港以及芜湖造船厂、新远造船厂等骨干企业和扬子职业技术学院等,谋划推进航运业建设,推动三山经开区船舶服务及航运业向更高层次发展。(责任单位:城乡建设局、经济发展局、投资促进二局)

2. 发展数字金融服务

(1)政策扶持。持续加大对重点领域、重大项目的金融支持力度,提升小微企业融资便利度和获得感。继续做好续贷过桥资金、政银担及税融通工作,推进信用贷,发挥融资担保功能,扩大融资担保业务规模。全面推动上市三年行动计划,重点培育上市后备企业,加大上市企业政策扶持力度,力争三年内培育1-2家企业在上交所或北交所(科创板)上市。(责任单位:财经局)

(2)平台建设。强化政务大数据应用,依托芜湖市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及时掌握企业信贷需求,提高开发区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扩大线上融资规模。建立“上市管家”服务机制,搭建企业和资本要素对接平台,建设一个企业对接资本市场动态数据库,汇聚一支专业资本市场服务队伍,培养一批地方资本市场工作骨干,做强一批善于运用资本市场的企业家,做大一个上市后备方阵,形成一套各方协同发力的资本市场建设工作机制,通过资本的力量促进企业发展壮大。以电子商务、物流服务、城市安全、工业互联网等重点领域,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人才水平高的发展潜力大的平台型企业,支持中联农机等企业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大力培育本土科技产业。(责任单位:财经局、经济发展局、管委会办公室)

(3)建设数据要素市场。积极参与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算力网络长三角枢纽节点建设,推动芜湖人工智能融合赋能平台、一体化智能产业全链一体,高标准参与打造芜湖未来数字产业集群。到2024年,配合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完成引进培育大数据企业目标。(责任单位:管委会办公室、经济发展局)

3. 发展科技服务

以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电器等产业为主导、区域总部经济和生产性服务业为延伸,建设研发、生产制造、成果转化、总部基地、公共配套服务中心五大功能区,打造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合一”的科技示范园区、全域孵化区和策源地。依托创新园区、新型研发机构、大型企业,打造“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专业园区”完整孵化链条,提高孵化器对科技成果转化率。鼓励品牌孵化器规模化、专业化发展,打造一批集研究开发、孵化加速、成果转化、创投基金、服务机构、专业化运营于一体的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到2024年,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超100家、120家。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5%以上。各类省级以上研发平台超20个。累计建成市级及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双创载体3家以上,新孵化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50家。(责任单位:投资促进一局、经济发展局)

4. 发展人力资源服务

加快实施人才优先发展主战略,以“紫云英人才计划”为牵引,在人才招引、培养、服务、激励、保障等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加快推进开发区人力资源中心及人才市场项目建设,成立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为人力资源、劳务服务、培训服务等主体提供孵化。鼓励用人主体建设研发创新中心、发挥浙大校友芜湖求是驿站·三山科创中心专业孵化器功能,为建设产业孵化平台、人才引育平台和青年创业平台推开新路子。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和扬子职业技术学院本科项目建设,打造人才发展高能级平台。引导支持企业在人才和科技资源丰富的长三角沿海地区设立研发子公司、校企共享实验室、专家工作站等,探索建立“异地研发、驻地招才、本地转化”的协同引才用才模式,尝试“自建研发飞地”“企校共建飞地”等模式,相关高层次人才团队及人才享受区内同等人才政策,引导企业大胆创新、大胆引智。加快推进人才公寓项目建设,高质量落实子女入学、家属安置、住房保障、医疗服务等人才保障政策,着力形成创新创业人才集聚新高地,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责任单位:人社局、投资促进一局、经济发展局、教育文体局、城乡建设局、医疗卫生局)

5. 打造总部经济

制定落实各项财税扶持政策,加强对辖区现有总部企业的服务。鼓励制造业企业向供应链、消费链端延伸,增加价值链。鼓励本土优势企业通过关联企业重整等,打造总部经济,支持宝特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海螺油品贸易平台等项目建设。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政策优势和产业优势,以央企、大型国企、头部民企为重点,积极引进新兴服务业园区。未来三年引进域外总部企业项目不少于6个。(责任单位:投资促进二局、投资促进一局、投资促进中心)

(二)实施生活性服务业补短行动

围绕扩大消费、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的需求,运用现代服务理念、商业模式和信息技术,大力发展商贸流通、全域旅游、医养健康、教育文体和提升宜居环境等,改造提升生活性服务业。

1. 发展商贸流通

(1)加快商贸规模提升。大力拓展直播、电商等商贸流通领域新业态新模式,进一步挖掘消费潜力,做大做强消费市场。积极培育市场主体,到2024年,实现开发区批零住餐达9200家,个体工商户达13000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3.6亿元,限上商贸企业达到130家,其中销售额过百亿元的商贸企业超过2家。(责任单位:投资促进二局、市场监管局)

(2)开展特色品牌消费活动。围绕芜湖市创建全国放心消费示范城市,积极参与皖美消费、皖美味道、皖美旅游等系列芜湖特色活动。积极帮助辖区企业创品牌,争取“老字号”。结合本地消费特点和地方特色资源,举办不少于10场综合型促消费行动,创建1个以上品牌消费活动。(责任单位:投资促进二局、市场监管局、教育文体局)

(3)商圈和夜间经济载体建设。加快社区商业综合体、便民商业中心等建设,重点推进伟星金域国际商业项目、高安邻里中心项目和浮山路宜邻中心项目建设及招商运营。大力发展夜间经济新业态模式,不断完善夜间公共服务,优化夜间经济营商环境,形成布局合理、错位发展、特色鲜明、管理规范、功能完善的夜间经济商圈。(责任单位:投资促进二局)

(4)电子商务。加快电子商务主体培育,鼓励超市、生鲜、农产品等领域发展社交电商、直播电商等线上商贸新模式。宣传省、市电子商务发展政策,支持电子商务企业发展壮大。积极推动鑫沣跨境电商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到2023年底初步建立以电商、跨境电商为基础的商贸新模式集群。(责任单位:投资促进二局)

2. 发展全域旅游

(1)打造精品旅游廊道。以龙窝湖、峨桥镇为重点,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旅游景区、度假区。加快峨桥镇全域旅游建设,突出“万亩油菜花海”“江南第一茶市”等景区形象打造,积极推动芜湖野生动物园、环浮山旅游带等项目建设,提升乡村旅游集聚区承载力和带动力。以内、外龙窝湖湿地公园建设为契机,提升长江岸线生态环境质量,形成“十里江湾、百里绿廊”的城市绿色生态空间,带动龙窝湖周边文化旅游体育融合发展。(责任单位:教育文体局、城乡建设局)

(2)推动乡村特色旅游。着力打造峨桥“油彩乡涧”乡村旅游集聚区,加快推进油菜、水稻、养生菊、精品民宿和农村电商等方面建设,以龙眼湖养生谷有机康养综合建设项目、沿响水涧进场道路精品民宿项目建设为重点,让乡村振兴战略在峨桥落地生根。充分挖掘峨桥区域内自然资源,把峨桥建设成以“茶”为特色的集商贸、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特色旅游小镇。加快推进响水涧休闲农旅综合体项目建设,打造安徽省有机农旅体验示范园、康养旅游目的地。依托渡江第一船纪念馆、金涛烈士墓、三山烈士陵园等红色资源,充分发挥红色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红色研学旅游。(责任单位:教育文体局、农村发展局、城乡建设局)

(3)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始终把旅游品牌建设作为旅游发展的“牛鼻子”,全力以赴推进三山旅游品牌创建工作。积极打造西形古道、东形碑林线路,讲好当地特色的旅游故事。持续推进环龙窝湖文旅项目,打造“大美龙窝湖”。高质量规划、建设、运营峨桥“江南第一茶市博物馆”,以茶文化为重点,努力成为全市旅游精品线路中转站和集散地,打造峨桥乡村旅游集聚区对外名片。联合园区内格力电器、双汇、中联农机、恒安纸业等名牌企业,积极组织开展特色鲜明的工业旅游项目,丰富研学游内容。到2024年,至少建成限额以上民宿企业2家,精品文旅项目2个。(责任单位:教育文体局、经济发展局)

3. 发展健康医养

(1)医疗健康。加快推进三山龙湖医院项目、芜湖市肿瘤医院项目、北京天坛医院项目建设。支持芜湖三山新城医院建设项目、一体化村卫生室新改建及运行维护工程项目、保定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养老康复中心项目、三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优质医养结合中心项目、峨桥镇中心卫生院门诊及住院楼异地新建项目。结合现有医疗资源,持续推进长三角医疗资源共享,积极引入优质医疗资源,提升辖区医疗服务水平。(责任单位:医疗卫生局)

(2)养老育幼。聚焦“一老一小”服务保障,全面放开养老育幼服务市场。加快推进峨桥镇茗香社区养老服务中心项目建设,为辖区老人提供日间照料、文化教育、医疗康复、休闲娱乐等服务。到2024年,辖区内至少建成1家康复辅助器具租赁(展示)中心, 1-2个普惠性托育服务机构。(责任单位:人社局、教育文体局、医疗卫生局)

4. 发展教育文体

(1)文化产业。挖掘三山文化的时代价值,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强大数据运用,借助媒体、平台合作,扩大网络传播影响力。充分挖掘龙窝湖、响水涧等民间文化,渡江第一船红色革命文化、工业企业文化等资源,建设研学游基地,全力打造全市性标杆的文化中心。以徽府酒为基础,结合峨桥镇茶博城项目、“响水涧油菜花海”“黄金菊花”等民俗文化节,突出诗酒茶花文化结合,着力挖掘、注入徽酒文化元素,打造名副其实的“徽酒文化、文化徽酒”。依托印刷业发展,应用多色、高速、自动、联动等先进印装技术和设备,提高印刷业现代化水平,加快实现三山印刷业高质量发展。(责任单位:教育文体局、经发局)

(2)体育产业。培育自主品牌体育赛事,推动三山“皖美山水”骑行大赛品牌化。提升信德房车露营地、皮划艇基地等品牌影响力,积极打造全市户外运动(登山、徒步、骑行)基地。加快三山全民健身中心等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推进社区“10—15分钟健身圈”、区县级别“五个一”工程、镇街“三个一”工程建设,为创建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助力。到2024年,全区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超过42%,体育类社会组织超过15个。(责任单位:教育文体局)

(3)教育体系。建立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统筹整合职业教育资源,走特色发展道路。依托扬子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探索区域联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发展新模式,推动区域内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加快推进新华文教城一期、新华学校、安徽扬子职业技术大学本科建设项目、江南理工学校建设项目及江南实验中学(职业高中)新校区建设,强化基础设施、学科专业、师资队伍、实习实训等方面提升。推进扬子职业技术学院东校区建设,发展电子信息、电气工程、汽车工程、学前教育等相关领域职业教育培训,鼓励发展创新创业培训,提升职业教育培训产业对科技创新、大众创业、经济发展的贡献力,形成与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相适应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责任单位:教育文体局、人社局、规划办)

5.打造宜居环境

(1)提升居住条件。三年内经营性土地出让面积不少于600亩,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坚持房住不炒,扩大住房保障受益面,打造宜居城区。结合物业整治提升行动,将家政服务与物业服务相结合,提高业主居住满意度。(责任单位:规划办、城乡建设局)

(2)改善生态环境。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加强生态空间管控,加快新兴铸管轧钢加热炉及高炉热风炉等工业炉窑整治项目建设,积极推进农村环境治理工程,以农村生活污水、黑臭水体治理和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为重点,加强与农村改厕工作有效衔接,因地制宜选择治理模式和工艺设备。(责任单位:生态环境分局)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安徽芜湖三山经济开发区第三产业发展壮大领导小组,党工委、管委会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党工委、管委会分管负责同志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成立专班、抽调专人,加强日常调度。各部门、各单位要结合实际,抓紧细化工作举措,狠抓工作落实。(责任单位:开发区第三产业发展壮大三年行动计划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强化要素保障。研究制定支持第三产业发展壮大的若干政策。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优先解决重大项目用地需求。强化人才支撑。加大财政支持第三产业发展力度,贯彻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支持、参与第三产业发展。(责任单位:投资促进二局、经济发展局、财经局、规划办)

(三)强化项目支撑。建立三产发展壮大三年滚动计划项目库,各部门、各单位要把项目建设作为第三产业发展壮大的主抓手,做到精力围着项目转、资源围着项目配、工作围着项目干。强力推进“双招双引”,引进更多支撑性、引领性、带动性强的大项目好项目。重大项目实行动态管理,做到顶格调度、顶格推进。按照项目“三级调度”机制,推进项目抓紧上马、尽快开工、加快建设、早日竣工投产。(责任单位:开发区第三产业发展壮大三年行动计划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强化督办考核。强化实施管理,加强第三产业目标与部门年度任务的衔接,细化分解第三产业发展任务,明确职责分工。完善定期会商和日常信息报送相结合的第三产业运行调度机制,统筹协调解决第三产业发展中的跨部门、跨领域重大问题。建立第三产业发展壮大行动计划相关任务指标督办通报机制,各成员单位要加强信息报送工作,由党工委办负责督查督办,定期通报完成情况,强化考核结果运用。(责任单位:投资促进二局、管委会办公室、经济发展局)


附件:
49 三山经济开发区党工委 三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关于印发《安徽芜湖三山经济开发区第三产业发展壮大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的通知.doc
展开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8-6016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信息
  • 厂房租购平台
  • 其他招商信息
  • 已为您免费生成了个人网上空间
    快去查看吧~
    政策下载
    在线咨询
    电话沟通
    电话咨询
    400-115-5265
    免费下载产业扶持资料